全国家政网
标题:
上海医院护工真实一天:轮椅、梨子和“没睡成的午觉”,养老背后的辛酸谁懂?
[打印本页]
作者:
养老敬老网
时间:
3 天前
标题:
上海医院护工真实一天:轮椅、梨子和“没睡成的午觉”,养老背后的辛酸谁懂?
##夏季补贴计划
“你们这些护工是不是中午都能休息?”
[attach]241[/attach]
“哪有啊,刚躺下十分钟,床上的大爷又喊着要上厕所了!”
2024年春天的上海某家医院里,一场围绕着尿壶、轮椅和一箱庄行梨子的日常戏码悄然上演。主角不是医生,也不是病人,而是一位干了547天的老护工。她的一天,说起来平淡无奇,但每个细节都藏着养老行业最真实的心酸与温情。
01. 护工的一天:忙到连个囫囵觉都睡不上
早晨十点,10床的大爷做完理疗回来了。往常他是直接被扶上床呼呼大睡,这回却一直坐在轮椅上不肯动。“今天怎么不想躺会儿?”我问。他眨巴眨巴眼:“等会儿再说。”我也只能陪着耗。
[attach]242[/attach]
到了11点半,大爷终于肯挪到床上。我赶紧帮他脱裤子检查拉拉裤——竟然一点没湿!这可真稀罕。我拿来尿壶,他立马就尿出来了,然后头一沾枕头就打起呼噜来。这下,我总算松口气,以为可以补个觉。结果呢?刚闭眼不到半小时,大爷又坐起来找尿壶,“还有点要解决”。唉,这午觉还是泡汤。
据2025年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全国65岁及以上老人中,有失能或部分失能状态者已超过4800万,占比约16%。像10床这样行动不便、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,在各地医疗机构里随处可见。而他们身边,那些默默无闻干活不停歇的人,就是我们这些护工。
[attach]243[/attach]
02. 适老化服务:吃喝拉撒全包揽,还得看人脸色
别以为当护工就是喂饭洗澡那么简单,其实更像是在照顾一个长不大的孩子。有时候你还得劝架哄娃一样应付各种小脾气——比如10床今天死活不愿意再去坐轮椅,只好顺他的意让他在床上待着;隔壁11床苹果只吃了一半,把剩下那半递给10床,又抢走我早上的豆沙包,一顿混乱下来才安静片刻。
饭点到了,我把盒饭里的菜扒进碗里,让10床自己端着慢慢吃。他最近手脚越来越笨拙,经常弄洒米粒。我耐心地喂完剩下那一半,还专门让他多喝两杯酸奶助消化。“您瞧瞧,这胃口,比11、12两位加一起还厉害!”跟家属报喜的时候嘴甜,可转身心里直叹气——毕竟,他们看到的是父亲还能吃能喝,不知道夜深人静时老人自言自语,对名字也逐渐陌生……
北京大学老龄研究所研究表明,目前我国90%以上高龄失智患者主要依靠家庭和护理人员照料,而专业认知障碍护理资源仍显短缺。这意味着,每一个普通家庭背后,都有可能隐藏一段沉重而漫长的守候史。而对于我们这些基层护理员来说,更是考验体力与耐力的大工程。
03. 家属送来的庄行梨子,是关怀还是负担?
[attach]244[/attach]
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一下那个100块钱12只装,据说是本地名产庄行梨子的故事。当晚,10床儿子带了一兜水果来看望父亲,还特意留下一箱给我,说是感谢我的辛苦照顾。一旁12号病友啧啧称奇:“这可是名牌货啊!”
但面对这一箱昂贵水果,我却犯起嘀咕:等辟谷结束才能尝上一口?其实很多时候,我们收到的不只是物质奖励,更是一份复杂的人情债。有些家属怕花钱买服务,却愿意花高价买面子;有些则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医务人员和护理员身上,却忽略了长期陪伴的重要性。这种错位关爱,是中国式养老现状最真实的一面,也是许多从业者内心最大的压力来源之一。
根据民政部白皮书数据,截至2025年底,全国注册持证养老护理员不足120万人,与庞大的需求相比缺口巨大。在现实生活中,一个普通二级医院里的护士与辅助工作人员比例甚至低于1:6(国家统计局核准),不少岗位长期超负荷运转,人手紧张成了普遍现象。所以,当你看到那些笑呵呵接过礼品篮子的阿姨叔叔时,请别忘记,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理解与支持,而不仅仅是一份谢礼或者一句客套话。
04. 洗澡搓背的小事,也藏满人生百味
晚餐后26号病友嚷嚷要洗澡,说爹已经过“五七”可以剪发剃须了。我麻利收拾好卫生间,让俩人先进去冲洗,再帮他们搓背穿衣服。忙完这一圈,我自己也是浑身汗水直冒,好在组长表弟提前铺好了我的小铺位,总算可以喘口气。不夸张地讲,在这个充满药水味道和琐碎杂事的小世界里,每一次洗头换衣都是一种解压方式,也是对自己的慰藉仪式感所在吧!
05. 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,你真的了解吗?
聊到这里,不禁想提醒大家一句,现在国家对适老化改造投入很大,比如卫浴防滑条安装、智能马桶盖升级
欢迎光临 全国家政网 (https://www.25025.net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