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家政网

标题: 吉林女人二十年守护四位病人,守护日记里的月光付出令人心疼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养老敬老网    时间: 3 小时前
标题: 吉林女人二十年守护四位病人,守护日记里的月光付出令人心疼
深夜四点,月光照进屋里。

曲亚波又醒了。
[attach]325[/attach]

她轻轻起身,走到丈夫床边,帮他翻身,拍背,检查尿袋。动作很轻,怕弄疼他。

这样的夜晚,她过了整整二十年。

从一头黑发,熬成了满头白发。

这个吉林女人,用自己瘦弱的肩膀,撑起了四个生病的亲人。


2003年7月12日,那天下了很大的雨。

雷声轰隆,雨水砸在窗户上啪啪响。

她正在厨房做饭,锅铲突然掉在地上。电话来了——丈夫出事了。

赶到医院时,人还在抢救。医生说,颅骨粉碎性骨折,能不能醒,看命。


她在走廊上坐下来,手抖着签了病危通知。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
但她拿红笔写了一行字:只要他还有一口气,我绝不放弃。

治疗要三十万。

她一个月工资才九百八。不吃不喝,也要还二十五年。


可她还是借遍了亲戚朋友。

每借一笔,她都说:我会还的,一定还。

白天她在乡政府整理档案。

下班后跑去卫生院做护工。


忙完这些,回家接着干缝纫活。

经常一忙就到天亮。

有次给丈夫换药时晕倒了。

醒来发现儿子正用湿毛巾敷她额头。

孩子说:妈,我不吃早饭了,我也去打工,咱们一起还钱。

她看着儿子,点点头。

她说:没有过不去的坎,日子会好起来的。

为了省钱,她给自己定规矩:每天吃饭不超过三块钱。

三个月里,天天吃咸菜配窝头。

但丈夫的鲜奶,一天六块,从没断过。

2014年秋天,太爷爷摔伤了。

八十八岁的人,股骨头坏了。

她又接下照顾老人的担子。

每天饭、按摩。

第二年冬天,老人居然能站起来了。

他摸着她的白发说:丫头咱家有你,是祖上积德。

2017年,婆婆做完手术瘫在床上。

她没说,继续扛。

2022年,公公又查出视神经萎缩,还摔断了腿。

这下,她要同时照顾四个病人。

最累的时候,三位躺在床上,全靠她一个人。

她曾连续三天没合眼。

实在撑不住,就在床边打个盹。

她做了个“护理表”,贴在墙上。

红色标签,两小时翻一次身;紫色是吃药时间;绿色提醒儿子学习。

有一次,她给三个病人喂饭,脑子一懵,顺手把丈夫的鼻饲管往公公嘴里送。

反应过来那一刻,她靠着墙蹲下去,哭了。

可哭完,还得站起来。

她把办公室那套管理方法搬到了家里。

做了个带轮子的护理架,能放药、放水、放尿袋。

她跟护士长学换导尿管,学拍痰,学各种护理技巧。

还在丈夫床头装了个自己做的呼叫铃。

最难的一晚,是2005年冬天。

儿子突然发高烧,外面正下暴雪。

她背着孩子,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。

孩子的泪滴在她脖子上,很快就结了冰。

他小声问:妈妈,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们了?

她站在雪地里,嚎啕大哭。

那一瞬间,真的觉得撑不住了。

可第二天早上,她还是在床头贴了张纸条:

今天是你昏迷的第758天。明浩考了满分。你说过要带他去北京看升旗的。你要说话算数。

她开始写日记,叫《守护日记》。

里面只有反复出现:哭完了,还得继续走。

后来她去县里妇联的心理课听课。

再后来,她成了那里的助教。

二十年最终没能醒来。

2023年,他走了。

她坐在床边,好久没动。像被抽空了力气。

但日子还是要过。

她把自己这些年的经验,写成一本《居家照护手册》。

印好了,免费送给需要的家庭。

2025年,她站上了“感动中国”的舞台。

有人夸她伟大,她低头看了看胸前的党徽,说:我只是做了党员该做的事。

其实哪有什么惊天动地。

真正的深情,都在那些没人看见的凌晨四点里。

是每一次翻身的轻手轻脚。

是石磨磨玉米浆时的吱呀声。

是一本写满字迹的护理日记。

是二十年如一日,不肯放手的手。

爱不是烟花,一闪就没了。

它是黑夜里的一盏灯,一直亮着。

我们每个人,都可能遇到难处。

也可能在某个时刻,成为别人的一束光。

生活不会总容易。

但只要不松手,路总会慢慢走出来。






欢迎光临 全国家政网 (https://www.25025.net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