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开始“抢”护工饭碗了!沈阳这项新政,正在解放无数被病床绑
医院开始“抢”护工饭碗了!沈阳这项新政,正在解放无数被病床绑
loading...
比生病更可怕的,是家里有人生病。
这句话,但凡经历过的人,都会觉得每一个字都戳在肺管子上。
你这边是公司的KPI,是老板的夺命连环CALL,是PPT里永远对不齐的像素点;另一边是医院的缴费单,是医生听不太懂但感觉很严重的术语,是病床上家人需要人端屎端尿的现实窘境。
请假?老板的脸比锅底还黑,这个月的奖金和晋升基本就别想了。
硬扛?你看着家人虚弱的眼神,良心会不会痛。
于是,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一样的:燃烧自己,照亮两头。白天在公司被剥削,晚上去医院熬大夜,把自己活成一个铁人三项运动员,主打一个极限挑战。
中间唯一的缓冲带,叫护工。
但这个缓冲带,很多时候约等于勒在脖子上的绳索。价格不菲是基本操作,动辄一天几百,一个月上万,比很多人工资都高。更魔幻的是,好的护工跟开盲盒一样,全凭运气。运气不好,你请的可能不是护工,是监工,花钱给自己找了个祖宗。
一人住院,全家鸡飞狗跳,钱包被掏空,精神被榨干。这才是当代家庭在疾病面前,最真实、最残酷的写照。
所以,当沈阳24家三级公立医院同步搞起一个叫“免陪照护”的试点时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信,第二反应是狂喜,第三反应是这玩意儿靠谱吗?
别急,我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,这个听上去像是天降神兵的“官方陪护”,到底是个什么骚操作。
这事儿的核心,其实就一句话:医院官方下场,帮你解决住院期间的护理问题。
你没听错,就是那个过去只管给你开药打针做手术的医院,现在决定把服务链条再拉长一点,直接插手到过去属于家人或者护工的“生活照护”领域。
具体来说,这项服务分成两大块。
一块是生活上的,什么喂饭、擦身、处理排泄物、辅助移动、帮你占领洗手间的坑位,这些以前让你焦头烂额的杂事,现在有医院统一培训、统一管理的医疗护理员帮你搞定。
另一块是临床上 ...
而“陪护服务”就是一块完美的蛋糕。它既能满足患者的刚需,提升住院体验和满意度,又能给医院创造新的收入来源,还能规范管理,避免院内因为家属和野路子护工太多造成的各种混乱和风险。
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。
患者和家属花钱买来了省心、专业和确定性。医院通过提供增值服务,开拓了财源,提升了口碑。社会则释放了劳动力,减轻了家庭养老的巨大压力。
当然,一谈到钱,大家就清醒了。这玩意儿是不是强制的?会不会以后不住无陪护病房,医生就给你穿小鞋?
这一点属于多虑了。官方反复强调,这玩意儿完全自愿。试点病区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