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启左侧

家里老人没人照顾,送去养老院还是居家养老请护工,怎么选对长辈最合适?

[复制链接]
分享一个最近的案例,一个东莞粉丝给我留言:他母亲半年前轻微中风,走路不稳,白天一个人在家总怕她摔着。因为父亲去年走了,所以他白天上班,晚上回家还得买菜做饭、帮母亲擦身,周末哪儿不敢去。

最近公司项目紧,连续加班,他感觉自己那根弦随时会断。在这两种折腾下,他有点吃不消了,他问我:“现在我这种情况,是咬牙请个护工居家照顾,还是狠心送去养老院?哪个我能喘口气?”


图片
这个问题我经常遇到,作为经常在网上分享的财经博主,在网上被问了不下几十次。坦白讲,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“最适合”的答案。

今天以从业者身份,聊聊居家养老和养老院怎么选。

01

/ 居家养老 /

先说居家养老。

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,一对一有人照顾,老人不用“背井离乡”,子女下班回家还能看到爹妈。然后额外请个护工阿姨,买菜做饭、打扫卫生,还能享受一下纯粹的亲情时光,不用陷在柴米油盐里。

听上去挺好的。

而且在费用上,居家养老确实灵活。

一个住家保姆,在一线城市,根据能力和经验,一个月八千到一万多不等。要是长辈身体还行,只需要白天几个小时的钟点工,那一个月三五千也能搞定。

其实,这恰恰是第一个误区。

我们不能拿那种一天来几小时、只做饭打扫的钟点工来比。对于真正需要照护,尤其是半失能或失能的老人,你需要的是专业的、甚至24小时住家的护理员。这笔费用在一线城市,可一点不低。

根据最近行情,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,一个经验丰富、有专业证书的住家护理员,月薪普遍在8000到12000元之间,甚至更高。这笔开销,已经超过了很多中端养老院的费用了。



但费用只是其一。

居家请护工,最大的“坑”,其实来自人。护工市场鱼龙混杂,不是穿上工作服就是专业人士。特别是请护工,简直就是开盲盒。

我有个客户张阿姨,她母亲中风偏瘫,两年换了七个保姆。有的嫌累,干两周就跑了;有的连基本的翻身拍背都不会,导致老人家差点生了褥疮;

最离谱的一个,偷家里的东西…张阿姨说,那两年她上班都心神不宁,手机24小时不敢静音,就怕家里出事。把至亲交给一个“陌生人”,真能踏实吗?

所以:居家养老的“性价比”,取决于你能不能用合理的价格,找到一个既专业又有责任心的人。这真的需要运气。

更别提一个致命的风险:紧急情况。万一老人在家突发心梗、脑梗,护工懂不懂急救?能不能在黄金几分钟内做出正确反应?从家里到医院,这中间的每一分钟都是黄金时间。错过了,可能就真的错过了。

02

/ 养老院养老 /

说到这,有人说,那还是送养老院吧。

别急。没那么简单的。

提到养老院,很多人脑海里还是那个“孤苦伶仃、环境差、没尊严”的刻板印象。甚至有些子女会背上沉重的负罪感,觉得把父母送去就是“不孝”。

但我想告诉你,现在时代变了。

先得把脑子里那种“孤寡老人排排坐”的旧印象扔掉。

今天的养老机构,尤其是中高端的,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。拿我们的泰康之家来说,那更像一个“老年版的大学校园”。


里面有恒温泳池、健身房、书画室、合唱团,老人们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。他们不是在“养老”,而是在“享老”,结交新朋友,发展新爱好 。


更核心的是配套:24小时的医护团队,每个楼层都有护士站,老人胸口一闷,急救铃一按,医生三分钟内就到床前。

这种安全感,是花多少钱请护工都买不来的。

对于子女来说,也确实省心。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,自己周末带着孩子去看看老人,陪着吃顿饭,享受高质量的亲情。不用再担心半夜的夺命连环call,不用再跟保姆斗智斗勇。就图个心安。


听着很香,对吧?

那我们来聊聊钱。

养老院虽好,但是费用并不低。

还是拿泰康之家举例,先不谈需要买几百万产品的入门资格,就只算月费。在北京燕园,一个能自理的老人,住个最基础的一居室,光房费就得1.2万到1.5万/月。稍微需要点护理的,一个月轻松突破2.5万,甚至更高。

在上海申园,情况也差不多,一套基础的单人间,所有费用加起来,奔着2万去了。广州粤园价格稍稍低,几千块可以搞定,但普通家庭也支撑不起。

这还只是中高端的。普通的养老院,一个月五六千、七八千的也有,但环境、服务、医疗配套,自然也是一分钱一分货。

而且,别忘了老人心里的那道坎。

对老人来说,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家,住进一个陌生的房间,每天面对一群陌生人,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冲击。孤独感、被抛弃感会非常强烈。

很多老人刚去养老院时,会不吃不喝,整天掉眼泪,子女看了也跟着难受。这个适应期,短则一两个月,长则一年半载,甚至有些永远也无法真正融入。

这是客观事实。

我不会因为自己是做养老院的,就会过于夸大事实。

03

/ 两者怎么选

所以,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。

你应该问自己3个问题:

1.经济实力如何

先盘算清楚家庭每月的可支配收入,能为养老这件事持续投入多少。别打肿脸充胖子,养老是场马拉松,现金流比什么都重要。

2、长辈身体状况如何?

这才是决策的核心。

如果只是需要陪伴和简单的家务帮助,身体硬朗,那性价比最高的无疑是居家请钟点工。如果是失能、失智或者有多种慢性病,需要专业医疗护理,摸着良心讲,别犹豫,直接考察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。

我们做子女的,需要转变一个观念:

把父母送进合适的养老机构,不是“扔”掉他们,而是为他们选择一个更专业、更安全、生活品质可能更高的“养老社区”。

我们从繁重的日常照护中解脱出来,才能把有限的精力,投入到更高质量的情感陪伴上。周末带他们出来吃顿饭,过节接回家小住,这种“专注的陪伴”质量,远胜于你拖着疲惫身躯的“敷衍”。


3.长辈自己怎么想?

这一点,我们常常忽略。

带他们去体验一下,去几个不错的养老社区吃顿饭,参加个活动,听听住在里面的老人们怎么说。他们的感受,才是最终决策里最温暖、也最重要的一票。

如果老人性格孤僻,一辈子不爱和外人打交道,你把他送进需要大量集体活动的养老院,对他来说可能是一种折磨。

反之,如果老人性格开朗,喜欢下棋、打牌、跳广场舞,居家养老把他一个人和护工关在家里,反而会让他更孤独。

选择从来不是二元对立。

这道题,没有标准答案。

它是一门关于爱、责任和现实的平衡艺术。

/ 联系老李

我是老李,泰康的健康财富规划师。

我们专注养老社区,将保险和医养实体相结合,依托养老社区来提供一站式养老生活的解决方案,截至2025年已经在全国37个城市布局45个项目,其中26家社区已开业,能同时容纳8万+长辈。


老李深耕大湾区深圳|广州|佛山|东莞|香港,可安排养老社区的参观、体验入住和全国候鸟式旅居,需要做养老规划的朋友可以联系我。


愿每个长辈都能过上有意义的晚年生活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服务电话

400-123-2822

QQ客服:1691000615
关注我们 :

Powered by 大同护理服务平台© 2001-2025 护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