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启左侧

好消息!住院不用家属陪护,沈阳24家医院启动免陪照护服务

[复制链接]
“住院20多天,家人不用请假陪护,费用比请护工便宜一半! ” 2025年9月28日,沈阳市24家三级公立医院同步启动“免陪照护”试点服务,59岁的腰椎骨折患者杨女士成为首批受益者。 她的体验直击无数家庭的痛点:家人住院时,工作与陪护难以兼顾,而市场护工价格高昂,日均花费常达数百元。


一、什么是“免陪照护”? 专业护理员替代家属陪床

“免陪照护”并非取消照护,而是将生活照护从家属转移至专业团队。 患者住院后,经本人或家属同意,由医院护士或持证医疗护理员提供全程生活照料。 服务内容包括助餐、助洁、助浴、翻身、排泄护理等基本生活支持,以及康复锻炼、心理疏导等临床辅助。 例如,行动不便的脑梗患者可由护理员协助进食、洗漱,家属仅需探视,无需留守病房。

试点首批覆盖老年医学科、神经科、骨科等照护需求集中的科室。 这些科室患者多存在行动受限、自理能力差等问题,对生活照料依赖度高。 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强调,服务严格遵循自愿原则,试点病区为选择传统家庭陪护的患者保留专用病房。


二、收费明细:每日100元,暂需自费或医保个人账户支付

费用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。 沈阳市将“免陪照护”定价为每日100元,依据市医保局发布的《关于规范护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》执行。 目前该费用未纳入医保统筹报销,需患者自付或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结算。

对比市场护工价格,这一标准显著降低。 以沈阳为例,一对一护工日均收费约200-300元,而“免陪照护”提供标准化服务,且价格透明。 对于需长期住院的患者,如骨科术后需卧床数周者,累计可节省数千元开支。

三、服务如何运作? 医护主导+分层模式保障质量

为确保服务质量,各试点医院推行“医护主导、专业辅助”模式。 医疗护理员需通过系统培训,涵盖职业素养、院感防控、急救技能等,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。 例如,大连试点医院要求护理员同时具备“医疗护理员培训合格证”和“养老护理员证”。

服务模式分三类:

一对一:护理员专职服务一名患者,适合重症或完全失能者;

一对二/三:护理员循环照护多名患者,通过定时巡查满足需求;

小组模式:针对轻症患者,由团队集中管理。

医院根据患者病情推荐适配模式,并公示服务内容与价格。

四、试点背景:老龄化城市应对“陪护难”的破题之举

沈阳是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,老年住院患者占比高,独生子女家庭面临“工作陪护两难”压力。 2025年初,国家卫健委印发《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》,要求老龄化程度高、医疗基础好的地区优先试点。 辽宁省选择沈阳、大连、鞍山等11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,沈阳率先将范围扩大至24家三级公立医院。

实际案例显示,服务有效降低病房人员流动。 例如,大连试点医院通过“护士主导+护理员协同”模式,减少家属频繁进出带来的感染风险,病房环境更加安静整洁。


五、全国多地探索类似模式,收费标准因地而异

“免陪照护”并非沈阳独有。 目前,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湖南等地均已开展试点,但收费标准差异较大:

广东:按服务模式分级收费,一对一每日280元,一对三每日140元;

娄底:根据医院等级定价,每日112-126元;

江西:一对一每日240-280元,一对多每日50-150元。

对比可见,沈阳的100元/日处于全国较低水平。

六、患者担心:是否变相强制? 院方回应“完全自愿”

针对部分患者担忧“服务可能强制推广”,沈阳市卫生健康委明确表示:“免陪照护服务完全由患者自主选择,即使试点病区也预留传统病房。 ” 患者可在入院时根据需求确认是否购买该服务,且随时可调整选择。

此外,有家属质疑“护理员能否替代专业护士”。 院方解释,医疗护理员仅负责生活照料,输液、用药等医疗操作仍由护士完成,双方职责边界清晰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服务电话

400-123-2822

QQ客服:1691000615
关注我们 :

Powered by 沈阳护理服务平台© 2001-2025 护理网